|
|
保护视力色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
简介: 重庆钢管紧跟《中国制造2025》步伐--积极推荐行业发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,重庆钢管坚持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,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,同时提出,国家要制定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。这是我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大量提到互联网,并突出了互联网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地位。据悉,已经批准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,将“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”摆在制造业转型提质“八大行动”之首,以适应全球产 | |
重庆钢管紧跟《中国制造2025》步伐--积极推荐行业发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,重庆钢管坚持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,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,同时提出,国家要制定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。这是我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大量提到互联网,并突出了互联网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地位。据悉,已经批准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,将“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”摆在制造业转型提质“八大行动”之首,以适应全球产业变革。这也是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事实上,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和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,包括美国、德国、法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“再工业化”,德国第一个提出“工业4.0”,就是将智能化、网络化、信息化融入制造业。而“互联网+”是中国经济的新动力。那么,什么是“互联网+”? 中国经济近年来在减速,而“互联网+”则是再次创造增量价值,促进经济腾飞的一条正确途径。十多年来,互联网产业就是中国经济的传奇,其增速超国家GDP增速的5倍,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很多发达国家,互联网业已经完全具备拉动二、三产业,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向上的能力。 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就是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“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” 重庆钢管推动中国经济由投入型增长转向效率型增长。从经济学角度看,全要素生产率是包括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在内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,其来源包括效率改善,技术进步,规模效应。从微观层面看,企业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进行管理和组织创新改善等,都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;从宏观层面看,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。“互联网+”将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。 重庆钢管行业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组成部分,而钢管业是钢铁业的子行业,因此,应当遵照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和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来谋划中国钢管业“十三五规划”。 2、《中国制造2025》和“互联网+钢管”的模式是中国钢管业“十三五规划”的指导思想 钢管企业要转型升级,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、降低成本、节能环保、稳定质量,这是《中国制造2025》指定完成的动作。前文已简述了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推动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,促进了工业互联网、电子商务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。“互联网+”为中国钢管的发展提供了大机遇。这是因为,现在形势有了变化,《中国制造2025》已经展现了快车道,—由于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,单一的企业经济体竞争变成了平台经济体的竞争,即在工业互联网下,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构成一个总体网络制造技术经济服务平台,就是把钢管企业、原料供应商、用户、金融机构、技术服务机构、科研设计机构、贸易机构、物流配送机构等,全部放到一个大平台上,大家共同经营,共同盈利,共享成果。平台的具体优势概括有以下三点:一是供需信息在平台上互联互通,用户对钢管产品的技术要求(规格、性能、价格、数量等)钢管企业对原料的要求(例如焊管对卷板的技术规格、数量、交货时间等),通过电子商务信息,原料直接采购,产品直接销售到用户,省掉了庞大的中间贸易商。二是平台大数据的支撑,生产技术规格和技术研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前进行,钢管企业的生产线也是信息化、智能化和自动化,根据用户的信息输入,能够及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。三是金融服务机构的加入,可以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资金的快速支撑,实现产融结合。 因此,“互联网+钢管”的模式将改变整个钢管的经济业态,乃至可能包括整个流程制造业,即从制造达到智造,真正转型升级,进入国际一流。有专家指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是一个目标,即中国在2025年要进入全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第二方阵。 工信部前部长,现任全国政协经委会副主任李毅中指出:推进制造业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柔性化,是提升了生产工具的效率效能,还要推进“机器换人,人控机器”提升劳动生产率,提高劳动者素质。[1]对此,要重视生产、经营的经验数据的积累,建立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库,这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指出:“利用这种大数据的平台来改造传统产业,实现转型升级,这就是信息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的真正体现,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。”[2]目前宝钢已在谋划“工业4.0”,钢结构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也在布局“互联网+”,钢铁(钢管)业开展电子商务已有200多家,也正在发展之中,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要将“互联网+”扩展到整个钢管流程制造全过程。这是时代的潮流,钢管企业要勇当“弄潮儿”。 3、重庆钢管业“十三五规划”顶层设计的思路和路线图的方向 3.1顶层设计的思路 (1)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“中国制造2025”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有5个方面:创新驱动;质量为先;绿色发展;结构优化;人才为本。[3]解读这个基本方针,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,以提质增效为中心,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,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强化工业基础能力,提高综合集成水平,促成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历史跨越。 (2)按照“中国制造2025”基本精神进行中国钢管业“十三五规划”,需要科学,需要可行,目标要明确,重点要突出,路线图要清晰,着力点要稳妥。 (3)中钢协领导在“2015(第六届)中国钢铁规划论坛”上致辞中指出:“不能离开实际,急于求成;也不能好高骛远,指望鸡毛飞上天;要立足本行业,本企业已有的基础,重在强身固本,扎实推进。”[4] (4)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生产线,生产线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,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质量,质量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稳定。 (5)产品创新既要开发高档产品,也要开发普适产品,既要开发现时市场需求的产品,也要开发潜在市场需求的产品,技术创新既要开发前沿技术,也要提升应用技术,更要深究基础技术。 (6)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,在生存中求发展,在发展中促生存。 3.2路线图的方向 (1)“十三五规划”有关时间节奏:钢管业前两年(2016、2017年)重点解决生存问题,后三年(2018-2020年)重点促进发展问题—转型升级。 2011年第4季度以来,钢铁(钢管)行业经营持续困难,2014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.85%,处于主要工业行业末游水平,进入2015年以来,1月份大中型钢企依然总体亏损,2月份亏损额度更大,亏损面超过50%,3月份仍然订单不足,2015年一季度将是总体亏损。钢铁行业PMI指数已连续10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,行业景气度低迷的局面仍然在延续。钢铁业还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,近几年重点大中型钢企在资产负债率均接近70%的水平,财务费用居高不下,是企业实现利润的3倍多。概括来说:我国钢铁(钢管)业新常态为“三低二高”—低增长、低价格、低效益和环保高压力、资金高压力。这种局面也许会延续二、三年。 有专家预测,2015年以后GDP7%未必就是最低值,今年与明年也许是增速的触底期。以上的分析,钢管业“十三五规划”多数企业可能在前两年重点安排是如何确保生存问题,例如:鞍钢股份无缝钢管厂发出“保命经营,为生存而战”的号召,攀钢钒公司以“保命经营”为统领来确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。有句俗话:“剩者为王”。后三年重点是发展,打造企业的升级版。 (2)“十三五规划”有关空间节点:前两年(2016、2017年)重点是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,后三年(2018-2020年)是建立企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的雏形。这里讲“空间节点”,是指企业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来总揽全局,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,可分两步走:前两年重点是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,建立更加高效低耗的生产工序,开展全工序工艺流程诊断跟踪的优化,后三年实施基于全流程优化的低成本制造,从采购、制造、管理、销售、服务等全流程建立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。产品上来看,前两年是重点放到“提质”,即提高产品质量,尤其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;同时,也要开发一些普适性产品。后三年重点是“增效”,即投资开发新品种、新产品的项目,较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
|
|
本网站()刊载的重庆钢管紧跟《中国制造2025》步伐--积极推荐行业发展等版权均属于重庆www.6163.com钢管制造有限公司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网站重庆钢管紧跟《中国制造2025》步伐--积极推荐行业发展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,予以删除,谢谢合作。 | |
请发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:重庆钢管紧跟《中国制造2025》步伐--积极推荐行业发展 | |
|
|